苏苏网赚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243|回复: 0

创业是一种可以超越狭隘的梦想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8-4-1 23:36:37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正式上课是在这个双休之后,寒假情结也袅然而去。纷至沓来的工作正在满满地占据日常的时间:刚刚过去的半个周不到三天时间,各种工作会议开了4个,总结写了一个。然后还要抽出一天时间,重启寒假里一直停顿的“东南佛国”诸事。昨天下午去灵隐走走,寺院梅花有一种别样的雅静淡泊,白梅柔质素洁,红梅俏而不喧。与大和尚讨论东南佛国事,有寺院主持文宣的法师谈到,此次文宣招聘因媒体渲染,应者如云。但一般的年轻人是无法长期适应寺院工作的,因为这里太清净,而且没有公司那样的上升空间。是呀,除非在这里一辈子,让自己的不断超升。但这种寂寞在网络时代,几乎没有一个没有出家的年轻人能做得到。从人生的道路俯瞰,我的思绪回到了创业的文章。继续第二部分,创业是一种梦想。
关于大学生创业和校园创业文化的思考,大约始于2012年我谋划建立一个文化创意产学研结合的共享性网络平台,并试图以此建构属于我们传媒学院自己的品牌。出于应用型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需要,我曾多次对本学院的学生强调我们的培养特征,记得某次是在广告“学院奖”和“大创节”的启动仪式上,曾用了“四个创”概括我们的学科和专业特征:创新、创意、创造、创业。适逢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的大背景,大概半年多之后欣喜地看到有报道说:李克强总理在拥有2600年历史的法国马赛,与当地十几位各界杰出人士进行了一场以“创新、创意、创造、创业”为主题的交流。如果说我当初的表述还带有专业和修辞的需要,那么总理的表述一定意义上则是对一种趋势的揭示。毫无疑问,作为应用型高校,自然责无旁贷地担荷了培育创业的责任。
大学通向创业。当许多人还迷惑于大学生创业是否可取,甚至诟病这无异于是引导孩子们幼稚的心灵,在狂热和狂欢中忘却坠入低谷的失败和代价惨痛的风险时,我们依然坚信对于我们这样的学校,和我们这样的专业,创业教育是一种充满创新和创意价值的高校育人和和学生培养方法,这点我们欣喜的在本书中已经看到。家在杭州远赴岭南创业的留芳,本科毕业之后进入我所在的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继续攻读硕士学位,记得那时候她就有一种创业的冲动,在央视的挑战经理人栏目中脱颖而出,最终却放弃了做一名公司高管的人生之路。在经过多次艰辛的磨难之后,如诗如花般的光华绽放。对此,跟她一样巾帼红颜却不乏理想情操的叶萍萍进一步给予诠释。这个曾经在阿里巴巴创造不俗业绩,却等不及阿里上市便投身互联网创业的女子,在接受访谈前不久,刚刚完成了估值4个亿的公司A轮融资,她回忆在大学参加创业班社团活动时,她就知道自己今后一定是会去创业的。具有“理想主义务实情怀”的叶萍萍认为,创业就是一个寻找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过程。她无异于告诉我们,创业的真正价值并不完全在于财富,而在于创造中的自我实现和精神的自由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,我们倡导的大学创业文化,其内核已经超越了简单的企业创办和公司经营,而是对一种创新创意思维的强化,是人生追求的一种价值性展示形态。
创业可以实现梦想。中国最成功的创业者马云调侃道:“人总要有一些梦想,万一实现了呢。”他说出了一个真理。不简单地把创业定位于财富的追求,这是对所有创业理想的一种价值考量,国有梦而人恒有其梦,任何没有梦想的人生都不是丰满的人生。所以当林凯和余晓杰,在毕业几年之后同学相逢一拍即合,促成他们在创业之路上互相激励的,是共同的梦想。梦想是希望和愿景的烛光,哪怕是刚刚起步哪怕只有两个人,也可以做到最好也可以赢得信任,也可以为团队带来成功的自信与快乐的氛围。这种梦想特质体现在李柯的身上,便是把自己的兴趣爱好不断的放大。大学四年热衷社团热衷于篮球,但他却不觉得打球就是玩物丧志,而是把篮球梦延伸到对体育品牌的热爱。他总觉得梦想对自己而言,是一种具有魔性的驱动力,仿佛永远在遥不可及中向你招手意。梦想的大小则是做事情的上限,大多数情况下人不会达到梦想,但是却会产生接近梦想的动力源泉。李柯的梦想是如NIKE般成就自己的体育品牌,他的故事也在一定程度上,诠释了一个创业者融入品牌的完整过程。必须赋予品牌以生命感,而只有品牌超越了冷冰冰的“物”的形态时,它才具有活生生的生命元素,而这种生命元素与其说是文化,还不如说是人们梦想的一种精神交流。在这里,创业所承载的已经不仅仅是个体的梦想,也是人类集体有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中,冥冥契合的共同精神寄寓,是超越狭隘存在的社会合作与对话交流。
创业可以超越狭隘。创业不仅仅是个体行为,因此对于创业者而言超越个体的合作意识就显得超乎常人,只有从狭隘的自我追求中走出才有望走向共赢,而共享在今天的网络信息时代显得更为重要。社会合作、团队精神、共享共赢、对话交流,这一切似乎都是网络时代创业者必须具备的专业特质。我们欣喜地看到,在本书所采集的案例中,有不少令人赞叹的精彩合作。广告专业毕业的刘畅在经过4A公司的磨练后,从初次创业到再创业,直到后来决意和几个伙伴一起开辟自己的“开门见山”。他很清楚对于传统的广告行业来说,30来个人1000多万的营业额应该是利润的黄金区,所以他说:“我们也不愿意做得太大。”但他却明白,这个公司不止是自己4个合伙人的公司,也是公司20多个伙伴的未来。同样毕业于广告专业的他的学弟范磊明,有着和师兄刘畅一样从4A公司跳出来的经历,他虽然错过了传统广告的黄金时代,却敏锐地跳上了数字广告的早班车,拉住了程清和刘翔两位同学,如同摩尔定理那样迅速开始了自己的蝶变,仅仅两年多一点时间,这个当初挤在传媒学院实验室的创业小分队,便跻身中国广告创作实力50强之列。在这两个不同风格的广告创业模式中,我们饶有兴趣地发现了某种令人惊奇的共性。在谈及创业基因和创业梦想的时候,我们都曾涉及到创业具有极大的个性化因素,也需要某种自然的禀赋,但是在社会化合作越来越被倚重的网络信息时代,是否能够在更大程度上超越狭隘的自我,同样还意味着是否具有分享精神和对共同使命的担荷。(卫军英)
热帖推荐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广告合作|最大的网赚客中文交流社区!十年老站!

GMT+8, 2024-4-28 04:15 , Processed in 0.124800 second(s), 23 queries , Gzip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1 VIP版

© 2012-2022 苏苏网赚论坛 版权所有 | 10年老品牌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