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苏网赚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303|回复: 0

上班还是工作?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8-3-15 22:21:26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经过春节长假,你是不是不想上班了?
你是不是有种上班恐惧症?
想起上班就感到莫名的难受或者不舒服,甚至想回避上班这个话题?
现在上班感觉就像行尸走肉,每天按部就班、朝九晚五的工作,没有激情,没有动力?
总之,“上班”成了一个贬义词。

据国内某求职网调研报告显示:近三年应届毕业生的离职率正在持续飙升,其中2016年高达26.5%。
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想上班了?
任何一个社会现象的背后一定有其错综复杂的原因。

今天,老费就和大家谈谈上班和工作这个话题——
首先需要明确一个观点:“上班”和“工作”完全是两回事。
大部分人说自己“不想上班”,其实并非“不想工作”。
“上班”是一种个人与公司之间的“商业交易行为”,公司付费购买你的劳动时间,你就必须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,在规定时间到规定地点去做规定的事情。

而“工作”则是一个人安身立命或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之一。

简而言之:上班是为别人做事,而工作是为自己。

在《锵锵三人行》的百度贴吧里,某位网友对“上班”和“工作”的定义,我觉得形容得非常贴切,大家看看:

【上班】= 带有一种勉强的、不情愿的、被动的、单纯为了不被带上耻辱的“无业者”帽子的那些家境一般的、又没有什么特殊才能的青年人、中年人所做的事情。“混日子”是上班族的普遍心态,因为收入不高,但又不能没有这份收入,所以“焦虑症”患者的比例也相对高一些,这在狼多肉少与攀比心较重的国家里最为明显。当然,也有一些人因惯性使然(上着上着就习惯了),他们对生活的要求也不高,所以“混日子”对他们而然就是最好的日子。

【工作】= 带有一种积极的、并不单纯为了不被别人歧视为无业者的、有奋斗目标并能结合自身能力的、想要在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并能乐在其中的人做的事情。

所以千万不要混淆了“上班”和“工作”的概念。
那些整天嚷嚷着不想上班的人,可能只是不想上班,而非不想工作。工作有很强的驱动力,你可能也不喜欢上班,却可以像虫子一样醒来就工作,一直到深夜。
其实,上班的本质其实还是为了赚钱谋生。
幸运的话,它也许还能给你带来金钱以外的成就感;不幸的话,你就单纯是在做一笔拿时间换金钱的交易,所以才会有人抱怨“上班就是在浪费青春”。

但是生活在一个物质社会,一个人想要生存下去,就必须牺牲点什么去换取金钱。而牺牲时间,可以说是每个人都天然拥有,且成本最低的买卖。所以上班赚钱,成了这个社会约定俗成的一件事情,它背后所折射的含义是:你要生存,就得上班。

所以大部分人哪怕上班没那么顺心,或正在做着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,也只能忍气吞声,日子久了,倦怠感自然而来。

上班所带来的倦怠,相信每一代人都感同身受。但为什么我们的父辈母辈那一代,就从来没听说过谁谁谁不想上班,就干脆辞职了呢?

就像老费的前辈或者同辈,大部分都是以能上班为荣的。
但是,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大家。
在通讯和互联网还没有那么发达的时代,人们的生活相对贫乏简单,那时他们工作和生活的重心都在自己所在的圈子里,并不了解外面的世界,人们是如何生活的。

比如出生在40、50、60年代出生的农村人(老费的父辈),他们的生活圈就是本村的人,最大也出不了公社或者管理区,乡镇是非常大的地方了。他们一般都是本分的农民,种地为主,迫于生计,也做一些特种养殖和小商品的买卖。
到了70、80年代出生的人(老费的同龄人),他们的生活圈已经在扩大,考上大学、外出打工成了主流,他们到开放城市,比如珠江三角洲、长江三角洲、京津地区等处打工,工作相对低端,比如电焊、电子工厂等。
但是,随着互联网的发展,信息更加公开透明,大到世界,小到身边,你可以看到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:谁谁谁出国读书了,谁谁谁创业了,谁谁谁一边环游世界一边赚钱了...
再加上各类媒体、广告、互联网产品每天都在变着花样供应各种生活方式:
精英就该喝某品牌的咖啡,戴某品牌的手表,手机也用什么8848;
中产标配就是一房一车,一年两次国外旅游;
月薪两万的女孩每天一颗牛油果;
不油腻的中年男人周末都在健身房挥汗如雨...

虽说现在年轻人不工作可以做的事情比过去更多了,但如今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生存压力也比过去大多了。

特别对于那些家境一般又不顾父母反对,义无反顾离开家乡去大城市工作的青年来说,衣食住行的生存压力与日益膨胀的物质欲望都让他们在许多个“不想上班”的时刻犹豫不决。既得不到父母的支持也没有承担风险的经济实力,看似选择更多的年轻人实则根本没有选择。于是只好一边抱怨着“不想上班”,一边继续埋头干活。

所以“不想上班”对当代青年来说,其实是一句十分沮丧而又无能为力的话,它背后隐含的是除了上班别无选择的无奈。
不上班可以做什么?
在不上班的人群中,有这么两类对比鲜明的状态:
1、混吃等死、得过且过的消极状态;
2、破釜沉舟、放手一搏的积极状态。

消极状态的常见表现有:回家啃老、家里蹲、变卖已有资产坐吃山空(这种现象多见于家庭条件富足者)等。

在“啃老族”已不是什么新鲜概念的今天,“蹲族”这个新概念又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之中。
积极的不上班的状态就比较复杂了,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:他们都从“为别人打工”,转变成了“为自己打工”。
老费梳理一下,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:
1、自主创业

这类人中男生居多,他们大多目标性强,有魄力,同时脑子活络,有眼光,不喜欢被条条框框约束。

当然,创业比较适合那些有一定人脉资源和独立想法,并且抗压能力较强、接受充实忙碌状态的人。
如果不具备上面这些条件,干脆放弃吧,创业成功光鲜的背后,是更多的艰辛、煎熬、坚持……
2、开店做生意

如果办公司开工厂有点高大上,在商业街开个门市,在淘宝开个网店,门槛就低了许多,买什么都行,水果、土特产、早餐、咖啡店等等都可以,这样的人,不再少数,夫妻店、家庭作坊应该是主流吧。当然,如果做好了,同样可以做大老板、大公司啥的。
3、 自由职业

做自由职业的就五花八门了:有自媒体人、自由撰稿人、旅游达人、自由贸易者、沙画师、饰品手艺人、摄影师、糕点师等等。

自由职业也是一种职业,它更多依赖于一个人的某项特殊技能,基本上那些能靠自由职业生活的人,在自己的专属领域都有一定人脉资源且极其自律。但混得好不好,就是一个仁者见仁的问题了。

4、斜杠青年

“斜杠青年”也是新时代的产物。

斜杠青年,即同时做着好几件事的年轻人。
比如白天在报社工作,晚上自己做自媒体继续赚钱;

比如白天在工厂流水线工作,晚上去咖啡店、夜店继续拿第二份工资;
比如有的人,周末利用业余时间做私家教练或者导游,有的在直播平台做起了直播客;
比如你,可能在一家公司做保安,或者做外卖,回家之后,做个博客搞个网站做网赚
……
身边那个白天看上去默默无闻的同事,也许下班以后会在家继续捣鼓一些别的酷炫事情。
为什么这么做?
因为生活压力大,想要单纯依靠朝九晚五的工作实现突破式地财富增长太困难了,看着身边火箭速度增长的房价,想着未来的那个“她“,亚历山大,坐不住啊!
你现在是什么状态呢?
热帖推荐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广告合作|最大的网赚客中文交流社区!十年老站!

GMT+8, 2024-5-3 14:30 , Processed in 0.421201 second(s), 23 queries , Gzip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1 VIP版

© 2012-2022 苏苏网赚论坛 版权所有 | 10年老品牌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